|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胃肠息肉切除手术后饮食需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的渐进过程,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主要注意事项有术后24小时禁食、选择低纤维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
1、术后禁食术后24小时内需完全禁食,待麻醉反应消失且无出血征象后,可遵医嘱开始饮用少量温开水。
2、流质饮食术后2-3天以米汤、藕粉、过滤菜汤等无渣流质为主,温度控制在37-40℃,每日6-8次,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3、半流质过渡术后3-5天可逐步添加蒸蛋羹、烂面条、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仍须保持低纤维、低渣特性,避免粗粮和带籽水果。
4、饮食禁忌术后2周内禁止摄入酒精、辛辣调料、坚果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豆浆、牛奶等易产气饮品,减少胃肠胀气风险。
术后1个月内应保持饮食温度适宜、细嚼慢咽,定期复查确认创面愈合情况,出现腹痛或黑便需立即就医。
小孩内痔出血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内痔出血通常由便秘、饮食不当、肛门静脉压力增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可缓解局部充血,水温控制在38℃左右,每次浸泡5-10分钟。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蹲坐。
2、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食用西蓝花、香蕉、燕麦等食物。家长需督促孩子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局部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氢化可的松软膏、痔疮膏等药物。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4、就医检查持续出血或伴随肛门脱出物需及时就诊,可能与直肠静脉曲张、先天性血管畸形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贫血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