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病变,属于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有肝脏脂肪变性、肝功能异常、肝区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表现。长期酗酒者需警惕该疾病进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
1、肝脏脂肪变性
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超过5%即构成脂肪变性。乙醇代谢产物乙醛抑制脂肪酸氧化,同时促进脂肪合成酶活性,导致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回声增强,CT显示肝密度降低。戒酒是逆转脂肪变性的关键措施,需配合低脂饮食与有氧运动。
2、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是常见表现,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增高更具特异性。酒精代谢消耗大量NAD+,导致肝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等非特异症状。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肝功能。
3、肝区不适
约30%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满感,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触诊可发现肝缘下移超过肋弓1-2厘米。这种不适常在饮酒后加重,戒酒2-4周后逐渐缓解。热敷和左侧卧位有助于减轻症状,持续疼痛需排除胆囊疾病。
4、食欲减退
酒精抑制胃肠蠕动及消化酶分泌,同时损伤胰腺外分泌功能。患者常伴早饱、厌油腻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维生素B1缺乏。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优先选择清蒸鱼、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
5、体重下降
长期饮酒导致热量空耗和蛋白质合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消耗。同时酒精性胃炎影响营养吸收,加重营养不良。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5%需警惕肝病进展。营养干预应保证每日1.2-1.5g/kg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脱脂牛奶等。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须严格戒酒并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60克,优先选择鱼类和豆制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脏超声。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代谢指标,出现黄疸或腹水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