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上学必须打的预防针有哪些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上学必须打的预防针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上学必须打的预防针主要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这些疫苗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

1、卡介苗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显著效果。若接种部位出现异常反应或长期不愈,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接种3剂次,分别在出生时、1月龄和6月龄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疼痛等反应。家长需确保孩子完成全程接种以获得持久免疫力。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两种,可预防小儿麻痹症。我国目前采用2剂灭活疫苗+2剂口服疫苗的接种程序。接种后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接种后是否出现肢体无力等症状。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需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该疫苗对预防婴幼儿百日咳导致的窒息、肺炎有重要作用。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并做好接种后护理。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通常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可有效控制麻疹传播。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皮疹等反应。麻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按时接种可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若孩子有免疫缺陷等情况,家长应提前告知接种医生。

除上述疫苗外,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可能还需接种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家长应妥善保管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并按时带孩子到正规接种单位完成免疫程序。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孩子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日常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双氯芬酸钾栓儿童怎么用

双氯芬酸钾栓儿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为处方药,严禁自行调整用法用量。

双氯芬酸钾栓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肛门给药用于缓解儿童中重度疼痛或发热。药物需冷藏保存,使用前清洁双手及儿童肛门区域,将栓剂尖端朝内缓慢推入肛门约2厘米,使用后保持卧位15分钟以防滑出。给药频次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通常每日不超过1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药期间需监测儿童是否出现皮疹、腹痛、黑便等不良反应,若存在哮喘、消化道溃疡、肝肾疾病等病史需提前告知医生。哺乳期妇女接触药物后应彻底洗手,避免药物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婴儿。

儿童发热或疼痛时,家长应优先采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非药物措施。若需使用双氯芬酸钾栓,必须携带儿童至医院儿科就诊,由医生评估病情后开具处方。切勿将成人剂型分割后给儿童使用,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代谢差异显著,错误用药可能导致严重肝肾损伤。用药期间记录体温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以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