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肛瘘

什么是肛瘘挂线疗法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肛瘘挂线疗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美玲
何美玲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主任医师
肛瘘挂线疗法是在处理高位肛瘘时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有助于保护括约肌和肛门功能。肛瘘分为四类,包括简单瘘、复杂瘘、低位瘘和高位瘘。而高位的瘘一般是在括约肌深部、肌肉间隙或在括约肌上方。如果是选择手术治疗,需要将肌肉全部切开,才能达到复发率低、治愈效果好的结果,但是此时会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肛瘘挂线方式在切割括约肌的同时,组织又在缓慢生长,可以达到保护肛门括约肌以及保护肛门功能的作用。通常挂线后,会在远端挂上小秤砣或铜钱,靠重力的作用来进行缓慢切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瘘术后一直流水正常吗

肛瘘术后一直流水是正常现象,通常与术后创面渗出液、组织修复过程有关。若液体为淡黄色清亮分泌物且无其他不适,多属正常;若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热或持续疼痛,则需警惕感染可能。

肛瘘术后创面会持续分泌组织液和少量血液,形成湿润环境有助于伤口愈合。术后1-2周内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渗液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与手术创伤刺激、淋巴液回流受阻等因素相关。此时渗液量会随时间逐渐减少,每日需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创面2-3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促进修复,避免久坐压迫伤口。

当渗液呈黄绿色脓性、伴有腐臭味或体温升高时,可能提示创面感染或瘘管残留。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护理不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复杂性肛瘘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复杂性肛瘘可能需二次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可配合红光理疗加速炎症消退。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排便后坚持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肛瘘术后恢复期需密切观察渗液性状变化,正常渗出液应呈逐渐减少趋势。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术后2周仍持续大量渗液或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返院复查。恢复期间可适量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