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儿童病毒感冒反复高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支持、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捂汗。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退热贴使用,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避免交替用药。发热可能与病毒释放致热原有关,常伴寒战、四肢冰凉。
3、补液支持建议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米汤或苹果汁,观察尿量防止脱水。持续高热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
4、就医评估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需排查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警惕肺炎或中耳炎等并发症。
患病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
肺结核卡介苗皮试结果主要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判断,主要有阴性、阳性、强阳性三种情况。
1、阴性:注射部位无红肿硬结或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提示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免疫力低下未产生反应。
2、阳性:硬结直径5-15毫米伴红肿,提示曾感染结核菌或接种过卡介苗,需结合胸片等进一步排查活动性结核。
3、强阳性:硬结直径超过15毫米或出现水疱坏死,高度怀疑结核感染,需立即进行痰培养等确诊检查。
皮试后48-72小时为最佳观察时间,避免抓挠注射部位,若出现发热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