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宝宝不喝补液盐可通过调整喂食方式、改善口感、更换剂型、分散补充、就医干预等方式处理。不喝补液盐可能与口感不适、喂养方式不当、胃肠刺激、疾病状态、心理抗拒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食方式
使用滴管或小勺少量多次喂服,避免强行灌喂导致呛咳。可将补液盐分5-6次喂食,每次间隔10-15分钟。喂食时保持宝宝半坐位,喂完后轻拍背帮助吞咽。家长需观察宝宝有无呕吐反应,若出现呕吐应暂停30分钟后再尝试。
2、改善口感
在医生指导下添加少量无糖苹果汁或维生素C粉调节口味,比例不超过补液盐总量的1/4。冷藏后低温喂食可降低味觉敏感度,但需避免温度低于10℃。家长需注意不可添加蜂蜜、牛奶等可能影响电解质吸收的物质。
3、更换剂型
咨询医生后改用口服补液盐散或泡腾片,部分剂型可调配成果味。对于严重抗拒的宝宝,可考虑使用直肠给药的补液栓剂。家长需注意不同剂型的配制浓度差异,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4、分散补充
通过米汤、稀释果汁等含钠钾液体辅助补液,同时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补充5毫升液体,持续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家长需记录出入量,若4小时内无排尿需立即就医。
5、就医干预
当出现持续呕吐、嗜睡或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时,需急诊静脉补液。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控制原发病。严重电解质紊乱需住院监测,必要时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静脉制剂。
家长应保持环境温度26-28℃,避免宝宝大量出汗加重脱水。可准备咬胶或冰镇水果缓解口渴感,但腹泻期间禁食高糖食物。每日测量体重变化,若体重下降超过5%或持续拒绝补液超过12小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护理期间注意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预防尿布皮炎。
小孩子长眼疖子可通过热敷、外用抗生素眼膏、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眼疖子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堵塞、免疫力低下、用眼不卫生、反复揉眼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使用干净毛巾浸湿温水后拧干,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避开眼球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热敷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继发感染。若疖子已化脓,热敷可能加重肿胀,需暂停并就医。
2、外用抗生素眼膏
细菌感染是眼疖子的主要病因,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妥布霉素眼膏等。这些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时需清洁患处,将药膏涂于眼睑边缘,避免直接接触眼球。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若持续不适需停药就医。
3、口服抗生素
对于多发或顽固性眼疖子,可能需要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克拉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这些药物通过全身作用控制感染,适用于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家长需按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4、切开引流
当眼疖子形成明显脓腔且波动感显著时,需由眼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排脓。该操作可迅速缓解疼痛并防止感染扩散,术后需用抗生素眼膏覆盖创面。家长要防止患儿抓挠伤口,术后1-2天需复查,观察是否有出血或新发感染迹象。
5、日常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是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内向外擦拭眼睑边缘。教育孩子不要揉眼,定期修剪指甲。饮食中增加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若患儿佩戴角膜接触镜需暂停使用,避免游泳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
家长应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导致视疲劳。发现眼睑红肿加重、视力模糊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痊愈后仍要观察1-2周,防止复发。注意区分眼疖子与麦粒肿、霰粒肿等其他眼睑疾病,错误处理可能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