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内痔大便十分困难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痔大便十分困难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内痔大便十分困难可能由内痔脱垂、肛管狭窄、排便习惯不良、直肠黏膜炎症、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内痔脱垂

内痔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痔核脱出肛门外的情况,脱垂的痔核会阻塞肛管导致排便困难。患者常伴有肛门坠胀感和便血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2、肛管狭窄

长期内痔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肛管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造成肛管狭窄影响排便。患者排便时会有明显的梗阻感,粪便呈细条状。可通过肛门扩张术改善症状,必要时需行肛门成形术扩大肛管直径。

3、排便习惯不良

长期久坐、如厕时间过长、用力排便等不良习惯会加重内痔症状,导致排便困难。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不超过5分钟,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柔软通畅。

4、直肠黏膜炎症

内痔患者常合并直肠黏膜炎症,炎性水肿会加重排便困难。患者可能伴有肛门灼热感和黏液便。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栓等抗炎药物,配合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肛门括约肌痉挛

内痔刺激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造成排便时肛门无法充分放松。患者会有明显的排便疼痛和梗阻感。可通过温水坐浴放松肌肉,必要时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等局部麻醉药物缓解痉挛。

内痔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饮食上要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大量便血、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肛肠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便秘屁股疼怎么办?

孩子便秘屁股疼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使用药物、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肛裂、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家长可让孩子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充足。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米面、油炸食品等低纤维食物。

2、增加运动

适当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家长可带孩子进行散步、跳绳等轻度活动。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运动时间,避免久坐不动。运动时需注意强度,以孩子能耐受为宜。

3、腹部按摩

顺时针按摩腹部能促进肠道蠕动,家长可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轻柔按摩孩子腹部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引起不适。

4、使用药物

若便秘严重,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甘油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这些药物能软化粪便或调节肠道菌群,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长期依赖。

5、温水坐浴

肛周疼痛时可使用38-40℃温水坐浴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温水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排便疼痛感。坐浴后需保持肛周干燥清洁。

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如厕,避免憋便。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便血、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肛裂、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日常可记录孩子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等信息,便于医生评估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