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一只耳朵听不见可能由耳垢栓塞、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听神经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耳道、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耳垢栓塞耳垢堆积堵塞外耳道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为耳闷胀感或进水后听力骤降。需由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清理,避免自行掏耳损伤鼓膜。
2、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常伴耳鸣眩晕。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药物改善内耳供血。
3、中耳炎细菌感染引发鼓室积液时会出现耳痛和听力减退。需应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可缓解症状。
4、听神经瘤听神经鞘膜肿瘤压迫神经导致进行性听力下降,多伴平衡障碍。确诊后需显微外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早期干预可保留残余听力。
突发单侧耳聋需24小时内就诊,日常避免噪音刺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保护耳蜗功能。
扁桃体切除后声音改变可能由术后水肿、发声习惯改变、神经暂时性损伤、瘢痕组织形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嗓音训练、声带休息、药物干预、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1、术后水肿手术创伤导致喉部组织肿胀,可能影响声带振动频率。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大声说话,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地塞米松片、泼尼松龙注射液等减轻炎症。
2、发声习惯改变术后因疼痛反射性改变发声方式,可能出现声音嘶哑或音调异常。嗓音治疗师指导下的呼吸训练和共鸣练习有助于恢复,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3、神经暂时性损伤手术可能影响支配喉肌的迷走神经分支,导致声带肌张力异常。多数3个月内自行恢复,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药物。
4、瘢痕组织形成创面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可能改变声带弹性。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声带微瓣术或激光瘢痕切除术等干预。
术后2个月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保证1500毫升温水摄入,用腹式呼吸代替喉部用力发声,若声音改变持续超过3个月需复查电子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