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尿液菌落计数通常通过尿液培养实验完成,具体数值以每毫升尿液中细菌菌落形成单位(CFU/mL)表示。临床诊断中,尿路感染的标准阈值通常为≥10⁵ CFU/mL,但不同情况可能有所调整。
尿液菌落计数的计算需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需在1小时内送检或冷藏保存。实验室将尿液样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48小时。人工计数平板上可见的菌落数,结合稀释倍数换算为CFU/mL。自动化仪器则通过比浊法或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计数结果需结合患者症状判断,无症状者可能需≥10⁵ CFU/mL才具临床意义,而导尿管相关感染或症状明显者≥10³ CFU/mL即可诊断。特殊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需采用抗酸染色或PCR技术检测。
日常需注意采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避免月经期或剧烈运动后检测。女性应从前向后清洁会阴,男性需翻起包皮清洗。送检前2小时避免大量饮水,抗生素使用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反复感染者建议完善尿常规、药敏试验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孕妇患左肾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支架置入等方式处理。左肾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尿频、尿急、恶心呕吐等症状。
1、多饮水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排出。可选择温开水、淡柠檬水等,避免含糖饮料。排尿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结石排出,同时记录尿量变化。若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医。
2、调整饮食
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巧克力的摄入,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抑制结石形成。钙摄入应维持在800-1000毫克/日,优先选择低脂乳制品,避免钙剂过量补充。
3、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枸橼酸钾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黄体酮注射液缓解输尿管痉挛,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合并感染。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肝肾功能。
4、体外冲击波碎石
妊娠中期经评估后可考虑低能量体外碎石,需严格屏蔽胎儿并控制冲击次数。术前需完善超声定位,术后密切监测有无肾周血肿或流产征兆。该方法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禁用于胎盘前置或先兆流产孕妇。
5、输尿管支架置入
对于引发严重肾积水的结石,可在局麻下置入双J管引流。置管后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支架一般每2-3个月更换,分娩后根据结石情况决定是否取出。该方式能有效解除梗阻且对胎儿影响较小。
孕妇出现肾结石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侧卧患侧,睡眠时可垫高腰部缓解疼痛。每日进行适度散步促进结石位移,但禁止跳跃排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及胎儿状况,若出现持续腰痛伴发热、阴道流血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