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丝虫病和丹毒的区别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丝虫病和丹毒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丝虫病与丹毒是两种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后者为细菌性皮肤感染。丝虫病主要由班氏丝虫或马来丝虫经蚊虫传播,表现为淋巴系统损害;丹毒则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浅层淋巴管导致,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1、病因差异

丝虫病由蚊虫叮咬传播丝虫幼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引发慢性炎症,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和象皮肿。丹毒多因皮肤破损后链球菌入侵,常见于足癣、湿疹等基础皮肤病继发感染,好发于下肢或面部。

2、症状表现

丝虫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发热、淋巴管炎,晚期出现乳糜尿、阴囊水肿及下肢象皮肿。丹毒起病急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伴灼热疼痛,可伴随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但无淋巴系统结构破坏。

3、诊断方法

丝虫病需通过夜间采血查微丝蚴,或采用免疫学检测抗原抗体。丹毒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必要时行细菌培养确认病原体。

4、治疗原则

丝虫病使用乙胺嗪片杀灭微丝蚴,严重淋巴水肿需手术引流或减压。丹毒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局部可外敷硫酸镁溶液,合并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5、预防措施

丝虫病预防以防蚊灭蚊为主,疫区可预防性服用乙胺嗪。丹毒需及时处理皮肤伤口,控制足癣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者避免接触感染源。

两种疾病均需尽早就医规范治疗,丝虫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淋巴水肿,丹毒患者需保持患肢抬高。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丝虫疫区居民应使用蚊帐驱蚊剂,皮肤有破损时立即消毒处理。若出现发热伴皮肤异常改变或肢体肿胀,建议立即至感染科或皮肤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不能做的运动有什么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血压骤升,增加心血管风险。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和瑜伽,避免举重、短跑和高强度间歇训练。 1、举重:举重属于高强度无氧运动,会导致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进行此类运动,尤其是大重量、少次数的训练方式,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2、短跑:短跑属于高强度有氧运动,会迅速提高心率和血压。高血压患者进行短跑时,心脏负荷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血压失控,甚至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3、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训练包括快速交替的高强度运动和短暂休息,对心脏和血管系统造成极大压力。高血压患者进行此类训练时,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4、潜水:潜水时水压变化较大,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高血压患者进行潜水活动时,容易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心脑血管意外。 5、竞技性球类运动:篮球、足球等竞技性球类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容易导致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进行此类运动时,可能因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诱发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强度、有规律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时避免血压剧烈波动。运动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就医。饮食上应控制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血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