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小孩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牙龈上长肉疙瘩可能与萌牙期牙龈肿胀、根尖周炎、牙龈瘤、乳牙滞留或黏液囊肿有关,可通过口腔检查、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萌牙期牙龈肿胀

乳牙或恒牙萌出时可能刺激牙龈组织形成局部隆起,表现为粉红色柔软包块,触碰无出血。家长可用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柔清洁牙龈,观察牙齿萌出进度。若伴随明显疼痛或持续肿大,需排除萌出性囊肿可能。

2、根尖周炎

龋齿继发感染可能导致根尖脓肿穿透骨膜形成牙龈瘘管,表现为红色肉芽状突起,按压有脓液渗出。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3、牙龈瘤

慢性炎症刺激或激素变化可能引发牙龈组织增生,形成带蒂的深红色肿物,易出血。较小病灶可通过激光切除,范围较大者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4、乳牙滞留

恒牙萌出受阻时可能压迫乳牙根区形成增生组织,表现为牙龈局部半球形隆起。需拍摄牙片确认恒牙位置,拔除滞留乳牙后疙瘩多自行消退。顽固性增生需配合龈瓣切除术。

5、黏液囊肿

口腔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可形成半透明囊泡,常见于下唇或牙龈,破裂后形成肉芽肿。较小囊肿可观察自愈,反复发作或较大囊肿需手术摘除腺体,术后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

日常需帮助孩子使用软毛牙刷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避免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若疙瘩持续增大超过两周、伴随出血溃烂或影响进食,应立即就诊儿童口腔科。观察期间可用生理盐水含漱缓解不适,禁止自行挑破或挤压肿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灸后为什么出现淤青?

艾灸后出现淤青可能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操作不当或体质因素有关。淤青通常由{操作力度过重}、{艾灸时间过长}、{皮肤敏感}、{凝血功能异常}、{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1、操作力度过重

艾灸时按压或移动灸具用力过大可能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局部青紫色斑块,按压时可能有轻微疼痛。建议选择温和悬灸法,避免直接按压皮肤。若淤青面积较大,可冷敷24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

2、艾灸时间过长

单次艾灸超过30分钟可能使局部组织长时间受热膨胀,导致微血管损伤。常见于关节等皮肤较薄部位,伴随皮肤发红发热。应控制每次艾灸时间在15-20分钟,使用艾灸盒时可垫隔姜片减少热力渗透。

3、皮肤敏感

过敏体质者接触艾绒烟雾或灸后受凉易引发血管神经性反应。淤青多呈点状分布,可能伴瘙痒或皮疹。此类人群建议提前测试皮肤耐受度,艾灸后注意保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

4、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者艾灸后易出现淤青,多表现为大面积紫斑且消退缓慢。需排查血常规异常,此类人群应谨慎艾灸,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

5、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静脉曲张或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艾灸热刺激可能加重血液淤滞。淤青常出现在下肢,伴随皮肤温度异常。建议此类患者优先选择红外理疗等替代疗法,若出现淤青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

艾灸后出现淤青应暂停局部施灸,24小时内冷敷收缩血管,后期热敷促进淤血消散。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操作,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避免灸后立即洗澡或剧烈运动。若淤青持续1周未消退或伴随肿胀疼痛,需及时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