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1岁半宝宝急性肠胃炎症状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1岁半宝宝急性肠胃炎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岁半宝宝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精神萎靡等。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和对症治疗。

1、呕吐

呕吐是1岁半宝宝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进食后频繁吐奶或食物,严重时可能吐出黄绿色胆汁。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若呕吐物带血或持续超过12小时,需立即就医。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2、腹泻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余次,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带有黏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粪便多有酸臭味。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红臀。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严重腹泻需静脉补液。若出现血便或持续3天未缓解应复诊。

3、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38-39℃的中低热,细菌感染可能引发高热。家长应每4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发热期间需减少衣物散热,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惊厥,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需进一步检查。

4、腹痛

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蜷缩身体或拒按腹部。家长可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脐周缓解肠痉挛,避免使用暖水袋以防烫伤。细菌性肠炎可能伴随明显腹胀,需禁食4-6小时后逐渐恢复饮食。腹痛持续加重或局限在右下腹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5、精神萎靡

脱水会导致宝宝眼窝凹陷、哭时无泪、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治疗。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提示电解质紊乱或脓毒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1岁半宝宝急性胃肠炎护理期间,家长应保持饮食清淡,暂停添加新辅食,母乳喂养可继续。恢复期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腹泻。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腹泻停止后仍需观察3天以防复发。患儿衣物被褥要勤换洗,居室保持通风。若症状反复或出现新的异常表现,应及时复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粪石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警惕这些信号

粪石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粪石性阑尾炎通常由粪石堵塞阑尾腔引起,可能导致阑尾壁炎症和感染。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右下腹疼痛:粪石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右下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从脐周开始,逐渐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可能伴随压痛和反跳痛,触摸腹部时疼痛加剧。 2、恶心呕吐:患者常出现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疼痛加重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伴有胆汁。恶心呕吐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有关。 3、发热:粪石性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在37.5℃至38.5℃之间。发热是身体对炎症的反应,可能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 4、食欲不振:患者常感到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想进食。食欲不振与腹痛和胃肠道不适有关,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5、腹泻或便秘:粪石性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与阑尾炎症影响肠道功能有关。腹泻时大便可能稀薄,便秘时可能伴有腹胀和排便困难。 粪石性阑尾炎的护理包括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和定期复查。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