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感冒发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1、病毒感染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病毒引起,表现为打喷嚏、咽痛等。治疗以休息、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2、细菌感染当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症状时,可能与细菌性鼻窦炎等有关。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避免自行用药。
3、耐药风险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加速细菌耐药性产生,导致未来感染更难治疗。普通感冒发热48小时内若无细菌感染证据应避免使用抗生素。
4、菌群破坏抗生素可能杀灭肠道有益菌群,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配合益生菌调节,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出现发热建议多饮水、监测体温,若3天未退热或出现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
H1N1流感病毒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疫苗接种、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H1N1流感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2、对症支持治疗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咳痰可选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和卧床休息。
3、疫苗接种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预防H1N1病毒感染,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反应。
4、并发症防治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或呼吸衰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需隔离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并进食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