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深静脉血栓下滤网要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深静脉血栓下滤网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深静脉血栓放置滤网后需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倾向、遵医嘱用药及预防感染。滤网主要用于拦截脱落的血栓,降低肺栓塞风险,但术后护理对长期效果至关重要。

1、定期复查

滤网植入后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确认位置是否移位,以及有无新发血栓形成。术后1个月、3个月需复查,后期每6-12个月随访一次。若出现下肢肿胀加重或胸痛需立即就诊。

2、避免剧烈运动

滤网植入初期应避免跑跳、负重等动作,防止滤网移位。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如仰卧起坐。术后1个月内禁止驾驶摩托车等高频振动活动。

3、观察出血倾向

抗凝治疗期间需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血尿等情况。使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期间避免磕碰,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出现头痛呕血需紧急就医。

4、遵医嘱用药

需严格按剂量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避免大量摄入菠菜、动物肝脏等影响药效的食物。合并胃溃疡者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5、预防感染

穿刺部位保持干燥3天,出现红肿热痛需就医。术后1周内避免盆浴,可擦浴。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因高血糖可能增加导管相关感染风险。发热超过38℃需排查感染可能。

术后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饮水促进循环,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血液粘稠度。可穿着医用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若滤网为临时型,需在医生建议的时间内通过介入手术取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使用弹力袜、药物预防和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深静脉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血管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1、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导致血流缓慢。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对腹压的影响。 2、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增加血栓风险。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腿部伸展运动,如踮脚尖、抬腿等。长途旅行时,可穿戴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 3、使用弹力袜:弹力袜通过梯度压力设计,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选择合适尺寸的弹力袜,穿戴时注意松紧度,避免过紧或过松。建议白天穿戴,夜间脱下,以保持皮肤透气。 4、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手术后患者或长期卧床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皮下注射40mg每日一次、华法林口服2.5mg每日一次和利伐沙班口服10mg每日一次。需遵医嘱使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5、定期检查: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早期发现血栓迹象。注意观察下肢是否有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需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坚果,保护血管内皮。运动方面,坚持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生活习惯上,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压力。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慢性疾病对血管的影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