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儿童荨麻疹该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荨麻疹该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治疗。儿童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

明确并回避可能诱发荨麻疹的因素是基础治疗。常见诱因包括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原,尘螨、花粉等环境致敏物,以及冷热刺激或摩擦等物理因素。家长需记录儿童发病前24小时的饮食及活动情况,帮助医生排查诱因。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

2、冷敷止痒

使用冷藏的生理盐水纱布或毛巾冷敷患处5-10分钟,可收缩血管缓解瘙痒肿胀。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不宜搔抓。若皮疹面积较大或合并面部水肿,需立即就医。

3、口服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风团和瘙痒。这些药物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但需遵医嘱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

4、外用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通过收敛作用减轻皮肤炎症,适用于局部风团瘙痒。使用前摇匀,棉签蘸取涂抹患处,每日2-3次。避免用于皮肤破损处。该制剂含氧化锌和甘油,能保护皮肤屏障,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超过1周。

5、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慢性荨麻疹或常规治疗无效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应答。此类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通常用于6岁以上且症状持续超过6周的患儿。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过敏指标。

家长应保持儿童饮食清淡,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消除尘螨。急性发作期可配合温水燕麦浴舒缓皮肤。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并急诊救治。病程超过6周或反复发作者建议至儿科或皮肤科专科随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皮肤淤青不消怎么回事

皮肤淤青不消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血管脆性增加、外伤后恢复延迟、药物副作用、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热敷、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补充营养、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1、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淤青范围扩大、出血时间延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片、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改善凝血功能。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碰撞,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2、血管脆性增加

血管脆性增加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或老年性血管退化,淤青多出现在四肢且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建议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遵医嘱使用芦丁片、复方丹参片等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高血压患者需注意控制血压水平。

3、外伤恢复延迟

严重撞击或术后可能出现淤青持续2-4周不消退,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相关。急性期48小时内应冰敷,后期改用热敷促进吸收。可配合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跌打万花油等外用药,避免患处二次受伤。

4、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会导致淤青难消退,通常伴有牙龈出血等表现。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服药期间应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磕碰硬物。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引起全身多发性淤青,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需使用环磷酰胺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专科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及含铁猪肝等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熬夜,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淤青持续超过3周不消退、范围扩大或伴随其他出血症状,应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排查病因。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使用护具保护易碰撞部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