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有哪些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主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暂时性屈光不正等。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部微血管和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出血和异常新生血管形成。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飞蚊症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必要时需接受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手术。

2、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概率比正常人高,且发病年龄更早。高血糖会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变性,晶状体混浊。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眩光、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配镜矫正,严重时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控制血糖是预防的关键。

3、青光眼

糖尿病患者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增加,高血糖可损害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眼胀、头痛,晚期表现为视野缩小、视力下降。需定期测量眼压,遵医嘱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降眼压药物,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4、黄斑水肿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引起视网膜血管渗漏,液体在黄斑区积聚。患者会出现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需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抗VEGF 药物治疗,或接受激光治疗。

5、暂时性屈光不正

血糖波动可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暂时性近视或远视。表现为突然视力模糊,通常在血糖控制稳定后1-2个月可自行恢复。此期间不建议立即验光配镜,应以控制血糖为主。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叶黄素、维生素C等营养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腋下淋巴结肿大和副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腋下淋巴结肿大与副乳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和病理性质,前者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后者为乳腺组织发育异常。

腋下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炎症或肿瘤转移引起,表现为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的肿块,可能伴随红肿热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触诊时边界清晰,超声检查可见皮质增厚或门结构消失。常见诱因包括上肢感染、乳腺炎、淋巴瘤或恶性肿瘤转移,需通过血常规、超声或活检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病毒感染可选用更昔洛韦胶囊。

副乳属于先天性乳腺组织残留,多呈柔软团块状,月经期或妊娠期可能胀痛,触诊有腺体样韧感,超声显示腺体回声结构。通常无须治疗,若出现纤维腺瘤可考虑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严重者需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紧身衣物摩擦,定期乳腺检查排除恶变风险。

建议发现腋下肿块时避免自行挤压,记录肿块变化情况,及时就医鉴别性质。日常保持腋窝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适度运动促进淋巴回流。若伴随体重下降或夜间盗汗需警惕恶性病变,尽早就诊肿瘤科或乳腺外科排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