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乙肝表面抗原会越来越低吗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乙肝表面抗原会越来越低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可能逐渐降低,主要与免疫清除、抗病毒治疗、病毒变异、肝脏炎症活动等因素有关。

1、免疫清除

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后可能逐步清除乙肝病毒,表现为表面抗原滴度下降,此时无须特殊干预,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即可。

2、抗病毒治疗

规范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表面抗原水平,治疗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乙肝五项定量。

3、病毒变异

前C区或核心启动子区变异可能导致表面抗原分泌减少,常伴随e抗原阴转,需结合HBV-DNA检测判断病毒活动性。

4、肝脏炎症

急性肝炎恢复期或肝纤维化进展时,表面抗原可能一过性降低,需联合ALT、超声等检查评估肝脏实际损伤程度。

建议乙肝携带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每6-12个月复查病毒学指标,出现转氨酶升高时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患者的血液干了以后是否具有传染性

乙肝患者的血液干燥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在体外干燥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传染性主要与病毒活性、环境条件、病毒载量等因素有关。

1、病毒活性

乙肝病毒在干燥血液中会逐渐失去活性,干燥环境导致病毒蛋白质结构破坏,无法完成复制过程。

2、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病毒存活,高温低湿环境会加速病毒灭活。

3、病毒载量

血液中病毒含量高低决定传染性强弱,干燥后病毒载量会显著下降。

4、传播途径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干燥血液无法通过常规接触传播。

建议乙肝患者妥善处理带血物品,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及时清洗消毒,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