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1型糖尿病可能引发急性酮症酸中毒、慢性微血管病变、大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损害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危害。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绝对缺乏的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若不及时控制血糖,可能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严重不足时,体内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需立即补充胰岛素和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微小血管,主要影响视网膜、肾脏和神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肾病可进展至肾衰竭。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有助于延缓病变进展,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药。
1型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肢体无力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除控制血糖外,还需管理血脂和血压,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体位性低血压等。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改善神经症状,但最根本的是维持血糖稳定。
1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乳糜泻等。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加重代谢异常,增加感染风险。定期筛查相关抗体,及时发现并治疗伴随疾病很重要。
1型糖尿病患者需坚持胰岛素治疗,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建议每日主食定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