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月经期间一般可以服用紧急避孕药,但需结合具体月经周期阶段和用药目的综合判断。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避孕,若月经期发生高风险性行为仍需用药;若仅为调整月经周期则不建议使用。
月经初期子宫内膜处于脱落阶段,此时发生性行为后怀孕概率极低,通常无须额外服用紧急避孕药。但若月经周期较短或排卵提前,尤其末次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时,卵巢可能已进入新一轮卵泡发育期,此时无保护性行为存在受孕风险,需按标准剂量服用左炔诺孕酮片或米非司酮片等紧急避孕药。药物成分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服药后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突破性出血等药物副作用。
月经中后期服用紧急避孕药需格外谨慎。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若既往存在月经不调史,服用高剂量孕激素可能加重内分泌紊乱,导致经期延长或异常子宫出血。有血栓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此类药物,服药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紧急避孕药不能替代常规避孕措施,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抑制。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紧急避孕药,服药后3-5周需进行妊娠试验确认避孕效果。月经期间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与盆浴,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妇科就诊。日常应采取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更安全的避孕方式,减少紧急避孕药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