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脱肛后怎么自己复位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脱肛后怎么自己复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辉
李辉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脱肛后可通过手法复位、温水坐浴、提肛运动、药物辅助等方式自行处理。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直肠黏膜脱垂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清洁双手后取侧卧位,用纱布包裹脱出部位轻柔推回肛门内,复位后卧床休息避免用力。若脱出黏膜水肿严重或无法复位需及时就医。

2、温水坐浴

每日两次温水坐浴可缓解肛门水肿,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高锰酸钾稀释液帮助消炎。

3、提肛运动

每日规律进行肛门收缩锻炼,每次收缩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久坐久站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4、药物辅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药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伴有出血或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日常需保持排便通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搬运重物。反复脱肛或复位失败者建议尽早就诊评估手术治疗必要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腹痛拉肚子怎么处理

小腹痛伴随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2、补充水分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3、服用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调节菌群平衡,洛哌丁胺缓解腹泻症状,须遵医嘱使用。

4、就医检查

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可能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有关,需进行粪便检测或肠镜检查。

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腹部受凉,必要时复查确保肠道功能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