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化脓性脑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并紧急抗感染治疗。
1、病因机制
化脓性脑炎多由血行感染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导致。肺炎链球菌通过呼吸道感染后突破血脑屏障,脑膜炎奈瑟菌经鼻咽部黏膜侵入血流,流感嗜血杆菌则常见于婴幼儿未接种疫苗者。开放性颅脑损伤或中耳炎、鼻窦炎等局部感染也可直接蔓延至脑实质。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共同导致脑组织水肿、坏死及微脓肿形成。
2、典型症状
起病急骤者出现39℃以上高热伴寒战,头痛呈持续性胀痛或撕裂样疼痛。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相关,意识障碍从嗜睡进展至昏迷。部分患者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婴幼儿可见前囟膨隆。严重病例可出现癫痫发作、偏瘫或脑疝引起的瞳孔不等大。
3、诊断方法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确诊关键,典型表现为压力增高、白细胞超过1000×10⁶/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而葡萄糖降低。CT或MRI可见脑实质水肿、强化灶或脓肿形成。血培养和脑脊液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PCR技术能快速检测脑膜炎奈瑟菌等特定细菌DNA。
4、药物治疗
经验性治疗首选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万古霉素注射液,后根据药敏调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减轻炎症反应,甘露醇注射液用于控制脑水肿。癫痫发作时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需注意头孢类可能引起腹泻,万古霉素需监测肾功能。
5、并发症防控
急性期可能发生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恢复期可能出现听力障碍或认知功能损害。康复期需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脑疫苗等可预防特定病原体感染。有颅脑外伤或慢性中耳炎者应定期随访。
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直至体温正常,头部抬高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恢复期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肉、鸡蛋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出现头痛加重或新发发热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