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预防登革热病主要通过防蚊灭蚊、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实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防蚊灭蚊
清除室内外积水容器是阻断蚊虫滋生的关键。花瓶、水桶、轮胎等积水处需每周清理,可投放灭蚊颗粒或使用生物杀虫剂。社区应定期开展灭蚊喷雾,重点处理下水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安装纱窗纱门,使用电蚊拍、蚊香等工具辅助灭蚊。
2、改善环境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垃圾需密封处理并及时清运。建筑工地、废品站等场所需重点整治积水问题。社区可组织翻盆倒罐行动,清理废弃器皿和露天堆放物。雨季前需疏通排水系统,避免形成蚊虫孳生地。
3、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避免在黎明和黄昏时段前往草丛、水塘等蚊虫密集区。睡觉时使用蚊帐,可选择经杀虫剂处理的长效蚊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4、疫苗接种
登革热疫苗适用于既往感染过登革病毒的9-45岁人群。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需接种3剂,间隔6个月。疫苗接种不能替代防蚊措施,仍需配合环境治理和个人防护。
5、疫情应对
流行地区需建立病例监测系统,发现聚集性疫情时启动应急消杀。医疗机构应做好病例隔离和防蚊管理。旅行者前往疫区前可咨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归国后出现症状需主动申报。
预防登革热需长期坚持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相结合。家庭可种植薄荷、香茅等驱蚊植物辅助防蚊。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出血倾向等重症表现时须立即住院治疗。社区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对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