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被咬后出现瘙痒和硬疙瘩可能是虫咬皮炎的表现,常见于蚊虫、跳蚤、螨虫等叮咬所致。虫咬皮炎通常由昆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局部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硬结和瘙痒。轻微症状可通过冷敷和外用药物缓解,若伴随发热或持续加重需就医排查感染或其他皮肤病。
多数虫咬皮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硬结,边界清晰,中心可见针尖大小叮咬痕迹。瘙痒感在24小时内最明显,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可缓解症状。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或脓疱,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对虫毒严重过敏。此时需就医排除疥疮、荨麻疹等疾病,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治疗。
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避免抓挠以防感染。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液可预防叮咬。若硬疙瘩持续1周未消退、扩散或伴随发热头痛,需及时就诊明确是否为蜱虫等特殊昆虫叮咬。日常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晾晒床品可减少螨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