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肾炎症状及治疗原则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炎症状及治疗原则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治疗原则需根据病因采取控制感染、调节免疫、降压护肾等措施。肾炎可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类型,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血尿

血尿是肾炎常见症状,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镜下红细胞增多。可能由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引起。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免疫性肾炎需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

2、蛋白尿

蛋白尿指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24小时,严重时出现泡沫尿。常见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有关。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常用缬沙坦胶囊降低尿蛋白,配合低盐饮食。大量蛋白尿患者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

3、水肿

肾炎性水肿多从眼睑开始,逐渐波及全身,与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相关。轻症通过限盐、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严重水肿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患者每日监测体重,记录尿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

4、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多因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导致,需优先选用肾脏保护性降压药如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片。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蛋白尿者需更严格管理。限制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肾损伤。

5、肾功能异常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急性期可能由感染、药物中毒引起,慢性多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相关。治疗需纠正可逆因素,慢性肾衰患者需低蛋白饮食配合复方α-酮酸片,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

肾炎患者需长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蛋清等易吸收蛋白。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出现尿量骤减、呼吸困难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建议学习居家尿蛋白检测方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腔黏液流出多久会生

宫腔黏液流出是分娩前常见的征兆之一,通常预示着宫颈开始扩张,为分娩做准备。宫腔黏液流出多久会生因人而异,可能与宫颈成熟度、宫缩强度、胎儿位置等因素有关。宫腔黏液流出后,分娩可能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需结合其他分娩征兆综合判断。 1、宫颈变化:宫腔黏液流出通常伴随宫颈变软、变薄和扩张。宫颈成熟度越高,分娩时间越近。若宫颈扩张达到3-4厘米,分娩可能在24小时内发生。密切观察宫缩频率和强度,有助于判断分娩进展。 2、宫缩规律:宫腔黏液流出后,若出现规律性宫缩,分娩时间可能更近。宫缩间隔逐渐缩短、持续时间延长,且强度增加,通常预示分娩即将开始。记录宫缩时间,及时就医,确保安全分娩。 3、胎儿位置:胎儿头部是否进入骨盆也会影响分娩时间。若胎儿头部已入盆,宫腔黏液流出后,分娩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通过B超或医生检查,可了解胎儿位置,为分娩做好准备。 4、其他征兆:宫腔黏液流出后,若伴随破水或见红,分娩时间可能更近。破水后需尽快就医,以防感染。见红是宫颈扩张的进一步表现,通常预示分娩即将开始。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5、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分娩经历不同,宫腔黏液流出后分娩时间也存在差异。初产妇可能经历较长的产程,而经产妇分娩时间可能较短。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迎接分娩。 宫腔黏液流出后,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剧烈活动,适当休息。饮食上选择易消化、高能量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等,补充体力。适当散步或做轻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宫缩和分娩进展。若出现规律性宫缩、破水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安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