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三个多月早产儿打完乙肝疫苗后吐奶食欲不振怎么办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三个多月早产儿打完乙肝疫苗后吐奶食欲不振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三个多月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吐奶和食欲不振,可通过密切观察、调整喂养方式、物理安抚及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这些症状通常由疫苗反应、喂养不当、胃肠不适或潜在感染等原因引起。

1、密切观察:

家长需留意宝宝精神状态、体温及吐奶频率。若仅轻微吐奶、精神良好,多为疫苗后常见反应,无须特殊治疗,保证休息即可。

2、调整喂养:

建议家长采取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避免过度喂养或频繁换奶,可减少胃肠负担。若伴随腹胀,可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

3、物理安抚:

保持宝宝体位舒适,喂奶后侧卧防止呛奶。使用包被包裹增加安全感,避免剧烈晃动。若哭闹明显,可尝试白噪音或轻柔摇晃安抚。

4、及时就医:

若吐奶呈喷射状、精神萎靡或持续拒奶,可能与肠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有关。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

早产儿免疫系统较弱,接种后应加强护理,注意奶具消毒与环境卫生。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务必及时寻求儿科医生帮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有低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食欲减退等表现,病情发展通常经历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1、早期表现:

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口腔黏膜出现小米粒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

2、进展期症状:

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儿伴随拒食、流涎,疱疹破溃后形成浅溃疡。

3、重症征兆:

持续高热不退、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受累,需警惕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4、恢复期特点:

皮疹逐渐结痂脱落,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愈合,整个病程约7-10天,具有自限性特征。

患儿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家长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