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宫腔镜手术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麻醉相关反应等后遗症。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操作,多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需根据手术类型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风险。
术后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持续3-5天,表现为淡红色或褐色分泌物。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1周,可能与子宫收缩不良、宫颈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必要时行电凝止血。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
手术器械进入宫腔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表现为发热、下腹坠痛、脓性分泌物。高危因素包括术前阴道炎未控制、术中操作时间长等。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或甲硝唑片可降低感染概率,出现症状需及时静脉输注抗生素。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
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多因宫腔形态异常或操作力度过大导致。术中出现突发性血压下降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停止操作,超声引导下确认穿孔位置。微小穿孔可观察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腹腔镜修补。术前完善超声检查评估子宫位置能有效预防。
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异常形成纤维粘连带,常见于多次宫腔操作或感染后继发。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雌二醇凝胶促进内膜再生可预防粘连,已形成者需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戊酸雌二醇片修复内膜。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喉咙痛等短期不适,极少数出现恶性高热或过敏反应。腰麻后可能出现头痛、排尿困难。术前麻醉评估需详细告知过敏史,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减轻头痛,排尿困难者可临时导尿。
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宫腔恢复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应及时返院。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保持外阴干燥透气。术后首次月经可能延迟或量变,属正常现象,3个月经周期未恢复需就医排查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