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子宫肌瘤手术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子宫肌瘤手术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子宫肌瘤手术方法主要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子宫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等症状。

1、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通过手术将肌瘤从子宫肌层中剔除,保留子宫的正常结构。手术方式可选择开腹或腹腔镜,具体根据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决定。术后可能出现复发,需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药物预防感染。

2、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肌瘤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通过手术将子宫全部或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可通过开腹、腹腔镜或阴式途径完成。术后患者不再有月经,也无法生育,需根据年龄决定是否保留卵巢。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提重物,定期复查。

3、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适用于黏膜下肌瘤或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通过宫腔镜经阴道和宫颈进入宫腔切除肌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肌瘤大小和位置有一定限制。术后可能出现宫腔粘连,需遵医嘱使用雌激素预防。患者术后应注意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

4、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通过腹腔镜在腹部打孔完成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肌瘤过大或数量过多者可能不适用。术后可能出现肌瘤复发,需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腹胀,遵医嘱使用药物促进恢复。

5、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但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介入方法栓塞子宫动脉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术后肌瘤可能复发,需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观察阴道分泌物情况。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帮助身体恢复。避免食用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蜂王浆、雪蛤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术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肌瘤有无复发。如有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肺癌药有哪些

治疗肺癌的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常用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片剂,250mg/天、厄洛替尼片剂,150mg/天、奥希替尼片剂,80mg/天;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剂,75mg/m²、卡铂注射剂,AUC 5-6、培美曲塞注射剂,500mg/m²;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剂,200mg/3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剂,240mg/2周。 1、靶向药物: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吉非替尼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口服250mg;厄洛替尼同样针对EGFR突变,每日口服150mg;奥希替尼用于EGFR T790M突变患者,每日口服80mg。 2、化疗药物:化疗药物通过杀伤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发挥作用。顺铂是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剂量为75mg/m²,每3周一次;卡铂剂量根据AUC计算,通常为5-6,每3周一次;培美曲塞适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剂量为500mg/m²,每3周一次。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3周注射200mg;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每2周注射240mg。 4、药物选择依据: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态和分期决定。例如,EGFR突变患者优先选择靶向药物,PD-L1高表达患者可考虑免疫治疗,化疗药物则适用于广泛期患者。 5、药物副作用管理:靶向药物可能引起皮疹、腹泻;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免疫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根据副作用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对症处理。 治疗肺癌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