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甲亢为什么会引起胫前黏液水肿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亢为什么会引起胫前黏液水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臧金萍
臧金萍 郑州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疾病。甲亢的典型症状就是多吃多喝、消瘦、乏力、容易激动。甲亢一般不会引起胫前黏液性水肿的问题。出现黏液性水肿一般都是见于甲减的患者。那么如果是甲亢患者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出现了胫前黏液性水肿,那一般说明是抗甲状腺素药物剂量偏大,引起的药物性甲减。这种情况可以及时化验一下甲状腺功能看一下,如果存在甲减,说明抗甲状腺素的药物剂量太大,可以适当将药物减量以后再观察。估计抗甲状腺素药物剂量减少以后甲减的症状就会恢复。黏液性水肿也会消失。这种粘液性水肿是药物引起的,只要及时调整剂量,就可以恢复正常。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黄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食物色素影响、药物作用、肝胆疾病、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停用染色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改善。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尿液浓缩会导致颜色加深呈深黄色。常见于高温环境作业、运动后未及时补水等情况。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观察尿液恢复淡黄色透明状。若持续缺水可能引发脱水,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2、食物色素影响

食用含天然色素的胡萝卜、火龙果等食物,或人工色素的饮料可能导致暂时性尿黄。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24-48小时可自行消退。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B2补充剂也会使尿液呈亮黄色,属于正常代谢现象。

3、药物作用

服用利福平胶囊、呋喃妥因肠溶片、维生素B2片等药物时,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染色。通常停药后即缓解,用药期间无须特殊处理。但若伴随皮肤黄染或巩膜黄染,需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4、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可能出现橙黄色尿液,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多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确诊后可选用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5、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能出现深黄色浑浊尿,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大肠杆菌感染常见,可通过尿常规确诊。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并多饮水冲刷尿道。

日常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需排除食物药物干扰因素,若持续3天以上深黄色尿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及泌尿系统。肝胆疾病患者需限制高脂饮食,尿路感染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