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甲状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状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甲状腺炎也分为好几种,比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它往往是因为病毒感染,从而导致甲状腺细胞被破坏,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还有桥本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这两种疾病,多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是因为机体内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抗体,破坏掉了甲状腺细胞。还有一些其他的甲状腺炎,比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这个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导致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容易患川崎病

5岁以下儿童是川崎病的高发人群,其中1-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影响因素有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

1、免疫系统发育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较弱。当接触到某些病毒或细菌时,免疫系统可能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在1-2岁阶段尤为明显,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后发病率显著下降。

2、遗传易感性

有川崎病家族史的儿童患病概率较高。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型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这类遗传特征在东亚人群中更为常见。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儿童在接触触发因素后,更容易出现免疫调节紊乱。

3、环境因素

季节变化期间发病率上升,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关。居住环境中的尘螨、化学物质等过敏原,以及气候骤变等物理因素,都可能诱发免疫异常反应。5岁以下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但防护意识不足,增加了病原体暴露机会。

4、病理表现

患儿通常会出现持续5天以上的高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等典型症状。手足硬性水肿和指端膜状脱皮是疾病进展期的特征性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未及时接受治疗的患儿。

5、诊断治疗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组合,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异常。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是首选治疗药物,如丙种球蛋白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用于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对于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可能需要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

家长应密切观察幼儿不明原因发热情况,特别是伴随皮疹或结膜充血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患儿需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冠状动脉状况,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医生确认康复。注意居家环境清洁通风,在疾病高发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