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耳朵后面痒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朵后面痒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耳朵后面痒可能与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真菌感染、银屑病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瘙痒、发红、脱屑或皮疹,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皮肤干燥

气候干燥或频繁清洁可能导致耳后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瘙痒。表现为局部紧绷感伴细小皮屑,无红肿渗出。日常可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过度使用碱性清洁产品。若合并皲裂可短期外用凡士林软膏保护。

2、接触性皮炎

耳环金属、染发剂或洗发水成分可能诱发过敏反应。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瘙痒剧烈。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

3、湿疹

特应性体质者耳后皱褶处易出现慢性湿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渗出及苔藓样变。可能与汗液刺激或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建议使用吡美莫司乳膏控制炎症,配合硼酸氧化锌软膏收敛渗出,避免抓挠继发感染。

4、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皮肤癣菌感染常见于多汗人群,皮损呈环形扩展伴边缘鳞屑。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酮康唑乳膏,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保持患处干燥透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银屑病

耳后可能是银屑病好发部位,典型表现为覆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发病与遗传和免疫因素相关,需长期规范治疗。可选用卡泊三醇软膏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中重度患者需配合光疗或生物制剂。

日常应避免用力搔抓患处,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沐浴后及时擦干耳后褶皱部位。饮食注意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过敏体质者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渗液、化脓等症状,需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斑贴试验等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底疼痛的治疗方法

耳底疼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止痛药物、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耳底疼痛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鼓膜穿孔、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热敷缓解

热敷有助于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底疼痛。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热敷适用于轻度外耳道炎或中耳炎早期,若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需停止热敷并及时就医。

2、保持耳道干燥

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加重感染,需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可用无菌棉球轻轻堵塞外耳道口防止进水,但不可将棉球深入耳道。对于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患者,保持干燥可防止病情恶化。

3、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治疗细菌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分泌物,将药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姿势5分钟。抗生素滴耳液对真菌感染无效,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耳道菌群失调。

4、口服止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可缓解中度耳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胃肠溃疡患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服药期间若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需立即停药就医。

5、鼓膜穿刺引流

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室积液时,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行鼓膜穿刺术排出脓液。术后需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耳痛及听力下降,但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防继发感染。

耳底疼痛患者应避免自行掏耳,减少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急性疼痛超过48小时不缓解,或伴随发热、眩晕、面瘫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儿童出现抓耳、哭闹等表现时,家长应及时检查耳道并测量体温,切勿随意使用滴耳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