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身上血管瘤越来越多怎么办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身上血管瘤越来越多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血管瘤增多可通过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血管瘤通常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局部创伤等因素有关。

1、观察随访

体积较小且无生长趋势的血管瘤可暂不处理,建议每3-6个月通过皮肤镜或超声复查。婴幼儿单纯性血管瘤有自然消退倾向,但需记录瘤体大小、颜色变化。若出现瘙痒、疼痛或短期内增大需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普萘洛尔口服溶液可用于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需监测心率和血压。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适用于快速生长的瘤体。局部可涂抹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但需避免接触黏膜。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低血糖、睡眠紊乱等反应。

3、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对浅表毛细血管瘤效果显著,需3-5次治疗间隔4周。术后可能出现紫癜样改变,2周内避免日晒。对于葡萄酒色斑等脉管畸形,激光能改善色泽但难以根除。治疗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4、硬化剂注射

聚桂醇注射液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通过破坏血管内皮使瘤体萎缩。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色素沉着。重要器官周围的血管瘤需在超声引导下操作,避免损伤神经。每次注射间隔不少于4周。

5、手术切除

适用于影响功能的巨大血管瘤或药物治疗无效者,术前需通过MRI评估深度。术后可能遗留瘢痕,面部手术建议联合整形外科。动静脉畸形需介入栓塞后再切除,术中需备血。术后复发多与病灶清除不彻底有关。

日常应避免摩擦或抓挠血管瘤部位,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刺激。记录各瘤体的变化情况,包括拍摄对比照片。控制雌激素水平相关因素如避孕药使用。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若瘤体突然增大、破溃出血或伴发血小板减少,需立即至血管外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人心脏供血不足怎么办

老人心脏供血不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燕麦、菠菜、苹果等。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降低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2、适度运动: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是心脏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氨氯地平等。 4、药物治疗: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率,改善心肌供血。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些手术可以重建血流通道,恢复心肌供血,但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老人心脏供血不足的护理需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干预。饮食上应注重低盐低脂,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运动需根据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