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皮肤瘙痒症药物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皮肤瘙痒症药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皮肤瘙痒症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糠酸莫米松乳膏、丹皮酚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皮肤瘙痒症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一、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片为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该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和红肿,常见剂型为片剂。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盐酸西替利嗪片

盐酸西替利嗪片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伴随的皮肤症状。其抗过敏作用持久,剂型包括片剂和口服溶液。妊娠期妇女及6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三、糠酸莫米松乳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属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的瘙痒症状。可局部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须谨慎使用。

四、丹皮酚软膏

丹皮酚软膏为中成药,具有抗过敏和止痒功效,适用于蚊虫叮咬或轻度湿疹引起的瘙痒。该药含牡丹皮提取物,剂型为外用软膏。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做局部测试,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五、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为物理性止痒剂,通过收敛作用缓解痱子、轻度晒伤等引起的瘙痒。使用前摇匀后涂抹,每日2-3次。皮肤破损处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轻微刺痛感,通常可自行缓解。

皮肤瘙痒症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合并皮肤干燥时可使用无刺激保湿霜,过敏体质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皮疹扩散、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可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指甲真菌感染如何治疗

指甲真菌感染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拔甲、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指甲真菌感染通常由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潮湿环境、外伤、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外用药物: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是治疗轻度感染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特比萘芬乳膏每日1-2次、克霉唑软膏每日2次和环吡酮胺溶液每日1次。使用时需清洁并干燥患处,坚持用药至少4周。 2、口服药物:对于严重或广泛感染,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有特比萘芬片每日250mg、伊曲康唑胶囊每日200mg和氟康唑片每周150mg。疗程通常为6-12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通过高温杀灭真菌,适用于顽固性感染。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疼痛,每次治疗约30分钟,通常需要3-5次治疗,间隔1-2周。 4、手术拔甲:对于严重感染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拔除受感染的指甲。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 5、日常护理: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穿不透气的鞋袜。定期修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个人用品。使用抗真菌喷雾或粉末预防复发。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和坚果,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更换鞋袜,避免赤脚在公共场所行走,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指甲真菌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