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肿瘤生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肿瘤疫苗治疗。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等免疫抑制通路激活T细胞,常用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2、过继性细胞治疗将体外扩增的CAR-T细胞、TIL细胞等回输患者体内,适用于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
3、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表面抗原如HER2、CD20等,代表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
4、肿瘤疫苗通过树突状细胞疫苗或新抗原疫苗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生物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联合放化疗可提升疗效,治疗期间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乳腺癌一个淋巴结转移属于中等风险情况,具体严重程度需结合肿瘤分子分型、转移灶大小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有肿瘤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范围、受体状态、治疗方案响应度四个关键影响因素。
1、肿瘤生物学行为:三阴性或HER2阳性亚型进展风险较高,需通过新辅助化疗降低复发概率,常用药物包括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
2、淋巴结转移范围:孤立性微转移与宏转移预后差异显著,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转移程度,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受体状态: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配合CDK4/6抑制剂可改善预后。
4、治疗方案响应度: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者预后较好,需定期进行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并规律运动,术后上肢功能锻炼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乳腺钼靶及全身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