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胰腺癌术后多数情况需要辅助放化疗。辅助治疗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情况、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
1、肿瘤分期II期及以上胰腺癌通常建议辅助放化疗。肿瘤侵犯周围血管或淋巴结转移时,放化疗可降低复发概率。
2、手术切除R1切除(显微镜下切缘阳性)或R2切除(肉眼残留)需联合放化疗。完全切除的R0患者也可能需要辅助治疗。
3、病理类型导管腺癌对放化疗相对敏感。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特殊类型可能不需要常规辅助治疗。
4、身体状况术后恢复良好且能耐受治疗者更适合。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需个体化评估。
术后应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体力。具体治疗方案需由肿瘤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
胰腺癌可能由遗传因素、吸烟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约10%胰腺癌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相关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影像学筛查,治疗需结合基因检测制定个体化方案。
2、吸烟酗酒:烟草中亚硝胺与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胰腺细胞。戒烟限酒是首要干预措施,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3、慢性胰腺炎:长期炎症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可能诱发癌变。控制病因如胆结石治疗是关键,急性发作时可使用胰酶制剂、奥曲肽等药物缓解症状。
4、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高血糖环境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突发血糖波动伴上腹隐痛需警惕胰腺病变。
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肥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体检监测肿瘤标志物CA19-9,出现持续背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