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小儿突发抽搐怎么办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突发抽搐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洁
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突发抽搐需要立即保持冷静,确保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抽搐停止后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原因可能涉及发热、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问题,不明原因或反复发作更需重视。
1、保护孩子安全:如果孩子出现突发抽搐,第一时间将其放置在安全、开阔的地方,避免碰撞硬物引起外伤。将孩子的头部侧向一边,有助于防止呕吐物进入气道。不要尝试强行用手或物品塞入孩子嘴中,否则会增加牙齿或颌部损伤的风险。
2、抽搐常见原因:
发热性惊厥:这是小儿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常因体温迅速升高引发。多为短暂抽搐,无后遗症,但应引起关注,控制高热是预防的关键。
癫痫:若抽搐不伴发热,或反复发作,需考虑癫痫的可能。这是一种慢性脑部神经疾病,病因包括遗传、产伤、脑部感染等。
低钙血症:血钙水平异常降低会诱发肌肉痉挛或抽搐,常见于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或中毒等问题,可伴随抽搐症状,均需及时确诊。
3、应对策略及治疗方法:
药物处理:若确诊为癫痫,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具体药物因个体病情不同而异,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急救药物使用:如静脉注射地西泮,可用于急性抽搐发作时的控制,但需由医务专业人员操作。
预防高热惊厥:若因发热引起,家长需备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通过温水擦浴帮助物理降温。
饮食与营养支持:为预防低钙情况,应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可补充如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
抽搐后需观察孩子的意识恢复情况,如存在嗜睡、不清醒或反复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紧急处理。突发抽搐虽然多发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但家长不应掉以轻心,应尽早明确病因,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干预或长期管理,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孕早期失眠怎么回事

孕早期失眠可能由激素变化、心理压力、尿频、胃部不适、睡眠环境改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放松心情、改善饮食、优化睡眠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孕早期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尤其是孕酮和雌激素的升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白天过度补觉,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心理压力:怀孕初期,孕妇可能因对胎儿的担忧或生活变化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失眠。可通过深呼吸、冥想、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与家人朋友多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3、尿频:怀孕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建议睡前减少液体摄入,尤其是含咖啡因的饮料,睡前排空膀胱,减少夜间起夜次数。 4、胃部不适:孕早期孕妇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可能干扰睡眠。饮食上应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睡前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吃少量苏打饼干缓解不适。 5、睡眠环境改变:孕妇对温度、光线、噪音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可能导致失眠。建议调整卧室温度至适宜范围,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噪音干扰,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提升睡眠质量。 孕早期失眠的改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多摄取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坚果等,有助于促进睡眠。运动方面,可在白天进行适度的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护理上,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建立良好的睡前仪式,如泡脚、阅读等,帮助身体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若失眠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