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药物过敏引起心动过速如何处理?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过敏引起心动过速如何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药物过敏引起心动过速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采取抗过敏治疗与心率控制。紧急处理包括脱离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严重时需肾上腺素抢救,同时监测心电图,必要时静脉用药控制心率。

药物过敏反应中,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会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引发全身性反应。心动过速常伴随皮肤潮红、瘙痒或荨麻疹,部分患者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症状。轻度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中重度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用于控制心率,但需警惕支气管痉挛风险。过敏反应期间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过敏引发的心动过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常规抗过敏药物反应不佳。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需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哮喘患者需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普萘洛尔等禁忌药物。某些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注射液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需详细询问用药史。

发生药物过敏后应记录致敏药物名称,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心悸加重或胸闷症状应及时复诊。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药物,今后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信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变化的规律

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的变化规律通常表现为早期升高、后期逐渐下降。急性胰腺炎发病后,血清淀粉酶在2-12小时内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3-5天内恢复正常。尿淀粉酶升高时间稍晚,通常在12-24小时后开始上升,持续升高时间较长,约7-10天恢复正常。这种变化规律与胰腺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恢复过程密切相关。 1、早期升高: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胰腺细胞受损,大量淀粉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淀粉酶迅速升高。此时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2、峰值期:血清淀粉酶在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此时胰腺炎症最为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胀等症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禁食、补液等治疗。 3、下降期:随着炎症逐渐缓解,血清淀粉酶开始下降。此时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饮食,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4、尿淀粉酶变化:尿淀粉酶升高时间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恢复期需定期复查尿淀粉酶,评估胰腺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复发。 5、恢复正常:血清和尿淀粉酶在3-5天和7-10天内逐渐恢复正常,标志着胰腺炎症基本消退。患者需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胰腺炎再次发作。 急性胰腺炎患者恢复期需注意饮食调理,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清蒸鱼、鸡胸肉、新鲜蔬菜等。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监测胰腺功能,预防复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胰腺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