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甲状腺素钠片的作用与功效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状腺素钠片的作用与功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熊革
熊革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甲状腺素钠片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帮助恢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甲状腺素钠片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代谢率、调节体温、促进生长发育,同时可缓解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甲状腺素钠片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1. 改善代谢率
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能量。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时,代谢率降低,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疲劳等症状。通过合理使用甲状腺素钠片,可以恢复正常的代谢水平,改善这些症状。
2. 调节体温
甲状腺激素在调节体温中起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感到畏寒,体温偏低。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帮助恢复正常体温调节功能,缓解畏寒症状。
3. 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可能出现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促进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帮助儿童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4. 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出现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帮助缓解这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使用甲状腺素钠片时,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确保治疗效果。
甲状腺素钠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药物,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帮助恢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改善症状。使用甲状腺素钠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服用二甲双胍后尿频是什么原因

服用二甲双胍后尿频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血糖控制、泌尿系统感染、饮水量增加或糖尿病肾病等因素相关。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间接导致排尿频率变化。

1. 药物副作用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等,可能刺激膀胱神经反射性引起尿频。若症状轻微且无其他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继续观察。若持续加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如更换为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联用其他降糖药物。

2. 血糖控制变化

血糖水平快速下降时,血液渗透压降低可能导致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肾脏滤过率增加,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尿频症状,尤其在用药初期或剂量调整阶段。建议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若伴随口渴、乏力等症状,需警惕高渗性利尿的可能。

3. 泌尿系统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高糖环境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除尿频外,还可能伴有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

4. 饮水量增加

二甲双胍说明书中建议服药期间多饮水以减少乳酸酸中毒风险,部分患者因刻意增加饮水量导致生理性尿频。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为宜,避免睡前大量饮水。若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可通过调整饮水时间和量来缓解症状。

5.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尿频等。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评估肾功能。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联用阿卡波糖片、缬沙坦胶囊等保护肾脏药物。若已出现显性蛋白尿,需肾内科专科干预。

建议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及伴随症状,定期复查血糖、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利尿物质,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会阴干燥。若尿频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二甲双胍剂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