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咽口水时耳朵里有响声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咽口水时耳朵里有响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咽口水时耳朵里有响声可能与咽鼓管功能异常、中耳炎、耳垢堵塞等因素有关。这种症状在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现象,但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警惕病理性问题。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与中耳的重要通道,其开闭时可能产生轻微弹响。当人体吞咽或打哈欠时,咽鼓管会短暂开放以平衡中耳内外压力,此时部分人群可能感知到类似气泡破裂的声响。这种生理性响声通常无痛感,且会随吞咽动作结束而消失。日常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捏鼻鼓气动作帮助咽鼓管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或快速改变海拔高度。

病理性响声多与中耳负压或炎症相关。急性中耳炎会导致鼓室积液,使咽鼓管开闭时产生水泡音;慢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鼓膜穿孔,出现持续性耳内异响;耳垢堵塞外耳道时,吞咽动作可能使耵聍移位摩擦鼓膜。这些情况常伴随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或耳痛,需通过耳内镜、声导抗测试明确诊断。治疗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或由医生进行耳道冲洗清除耵聍,严重鼓膜病变需行鼓室成形术。

建议避免频繁掏耳,保持鼻腔清洁以维持咽鼓管功能。若响声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耳痛、流脓、眩晕等症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提前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有助于预防气压变化引发的耳部不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腋毛癣是怎么回事

腋毛癣可能由真菌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湿热环境、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局部清洁、保持干燥、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真菌感染:腋毛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尤其是毛癣菌属。真菌在湿热环境中繁殖迅速,导致腋下皮肤出现瘙痒、红斑和鳞屑。治疗时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1%、克霉唑乳膏1%或酮康唑乳膏2%,每日涂抹两次,持续使用2-4周。 2、不良卫生:不良的卫生习惯会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腋下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真菌。建议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洗腋下,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香皂或沐浴露。清洗后彻底擦干,保持腋下干燥。 3、湿热环境:湿热环境是真菌繁殖的理想条件。穿着不透气的衣物或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诱发腋毛癣。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或合成纤维衣物。必要时可使用吸汗剂或爽身粉,减少腋下潮湿。 4、皮肤受损:皮肤屏障受损会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刮毛、剃毛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可能导致皮肤微小损伤,为真菌提供入侵途径。治疗时需避免过度刮毛或剃毛,使用温和的护肤品。可涂抹含有修复成分的乳膏,如维生素E乳膏或芦荟凝胶,促进皮肤修复。 5、免疫力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真菌。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治疗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素,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身体抵抗力。 腋毛癣的治疗需结合日常护理与医疗干预。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运动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护理上保持腋下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定期更换衣物和毛巾,防止真菌再次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