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小儿肾积水可能出现腰部疼痛、排尿异常、腹部肿块、生长发育迟缓和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尿路结石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腰部疼痛
小儿肾积水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隐痛或钝痛,活动后加重。疼痛可能与肾盂压力增高、肾脏包膜牵拉有关。轻度积水可通过超声监测随访,中重度需手术解除梗阻,如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
2、排尿异常
患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流变细或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常见于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后尿道瓣膜或神经源性膀胱。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导尿或膀胱造瘘术缓解症状。
3、腹部肿块
严重肾积水时可在患侧腹部触及光滑囊性包块,多见于婴幼儿。肿块可能伴随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需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核磁共振水成像评估积水程度,及时行肾造瘘或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4、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贫血或骨质疏松。这与肾脏内分泌功能受损、代谢废物蓄积有关。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和生长激素治疗。
5、反复尿路感染
尿液滞留易引发发热、脓尿等尿路感染症状,可能发展为肾盂肾炎。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呋喃妥因肠溶片治疗,同时需解决根本梗阻问题。
家长发现患儿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泌尿系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日常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定期复查肾功能。对于轻度积水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中重度积水需根据病因选择输尿管支架置入、肾造瘘或重建手术等治疗方式,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