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刷牙漱口漱不干净有残留可能与刷牙方式不当、牙膏选择不合适、口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清洁方法。
1、刷牙方式不当
横向用力刷牙或刷牙时间不足会导致牙面、牙缝残留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将刷毛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短距离水平颤动,每次刷牙持续2-3分钟,覆盖所有牙面。电动牙刷可通过高频振动提升清洁效率,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加压损伤牙龈。
2、牙膏泡沫过多
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强发泡剂的牙膏会产生大量泡沫,干扰口腔冲洗效果。可选用低泡型牙膏或含纤维素胶的啫喱状牙膏,这类产品在漱口时更容易被水流冲走。儿童建议使用儿童专用低泡牙膏,家长需监督其反复漱口3-4次。
3、牙列拥挤或修复体
牙齿排列不齐、戴有固定矫治器或烤瓷冠边缘不密合时,容易形成清洁死角。可使用牙间隙刷清理牙缝,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菌斑。正畸患者需用专业正畸牙刷清洁托槽周围,必要时使用冲牙器辅助。
4、舌苔堆积影响
厚重的舌苔会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反流至牙齿表面。每日晨起用刮舌器由舌根向舌尖轻刮5-7次,或选用带舌苔清洁功能的牙刷。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舌乳头,刮拭后及时漱口。
5、唾液分泌减少
干燥综合征、药物副作用等导致的唾液量不足会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使用含生物活性成分的漱口水保持湿润。糖尿病患者出现顽固性口腔干燥时需就医排查病因。
建议每餐后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治。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漱口时用温水反复鼓漱20秒以上。若调整清洁方法后仍有明显残留感,可能存在龋齿或牙周疾病,需口腔科医生评估处理。日常可适量食用苹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机械清洁牙面。
牙齿矫正主要有金属托槽矫正、陶瓷托槽矫正、舌侧隐形矫正、无托槽隐形矫正、功能性矫正等种类。
1、金属托槽矫正
金属托槽矫正是通过粘接剂将金属托槽固定在牙齿表面,再通过弓丝施加力量使牙齿移动。金属托槽矫正具有矫正力度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大多数牙齿畸形患者。金属托槽矫正过程中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导致龋齿或牙龈炎。金属托槽矫正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磨损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正畸蜡缓解不适。
2、陶瓷托槽矫正
陶瓷托槽矫正的原理与金属托槽相似,但采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陶瓷材料制作托槽,美观性更好。陶瓷托槽矫正适合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成年患者。陶瓷托槽的强度略低于金属托槽,在矫正过程中需要避免啃咬硬物。陶瓷托槽矫正后可能出现染色问题,需要避免饮用咖啡、茶等易染色饮品。
3、舌侧隐形矫正
舌侧隐形矫正是将托槽安装在牙齿舌侧面进行矫正,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到矫正装置。舌侧隐形矫正完全不影响面部美观,特别适合演艺人员等对形象要求高的职业人群。舌侧矫正初期可能会影响发音,需要1-2周适应期。舌侧矫正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治疗费用相对昂贵。
4、无托槽隐形矫正
无托槽隐形矫正是通过一系列透明的弹性塑料矫治器来移动牙齿,可以自行摘戴,美观性和舒适性都很好。无托槽隐形矫正适合轻度至中度牙齿畸形的成年患者。每副矫治器需要佩戴20-22小时,进食时需要取下。无托槽隐形矫正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否则会影响矫正效果。
5、功能性矫正
功能性矫正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颌骨畸形矫正,通过改变口面部肌肉功能来引导颌骨正常发育。功能性矫正的最佳年龄为8-12岁,可以避免成年后的正颌手术。功能性矫正器需要每天佩戴足够时间,家长要监督孩子按要求佩戴。功能性矫正可以改善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吐舌等。
牙齿矫正期间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食用过硬、过粘的食物,防止托槽脱落。定期复诊检查矫正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矫正结束后需要按要求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复发。不同矫正方式各有利弊,建议在专业正畸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