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震荡

脑震荡头晕恶心怎么办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震荡头晕恶心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震荡头晕恶心可通过卧床休息、避免刺激、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外伤、剧烈运动、交通事故、跌倒撞击、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脑震荡后出现头晕恶心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房间,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休息时可将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避免用脑过度。症状未缓解前禁止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

2、避免刺激

恢复期间需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症状的刺激因素。限制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暂时不要进行阅读、写作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摄氏度,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

3、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南瓜羹、香蕉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过咸食物及含咖啡因的饮品。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但需缓慢饮用。若恶心严重时可尝试生姜水或薄荷茶缓解症状。

4、药物治疗

头晕恶心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的有盐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甲氧氯普胺片缓解恶心呕吐,尼莫地平片调节脑血管功能。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复诊评估。

5、康复训练

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开始康复训练。先从简单的平衡练习开始,如坐位闭眼练习、单腿站立等。随后增加步行训练,从短距离慢走逐渐延长距离。恢复后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加重应立即停止。康复全程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脑震荡恢复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二次受伤。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深色蔬菜等。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关注记忆力、注意力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后期可进行专业认知康复训练,帮助大脑功能完全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判断有没有脑震荡

脑震荡可通过观察症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等方式判断。脑震荡可能由头部撞击、跌倒、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症状观察:脑震荡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患者可能对近期事件记忆模糊,或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症状通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但也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逐渐显现。若出现上述症状,需警惕脑震荡的可能性。 2、神经功能评估: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神经功能测试评估患者的反应能力、平衡感、协调性等。测试包括询问患者近期事件、检查瞳孔反应、评估肢体力量等。神经功能评估有助于判断脑震荡的严重程度,并排除其他更严重的脑部损伤。 3、影像学检查:虽然脑震荡通常不会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显示明显异常,但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更严重的损伤。影像学检查在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尤为重要,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4、认知功能测试:脑震荡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医生会通过特定的认知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测试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恢复。 5、持续监测:脑震荡的症状可能随时间变化,患者需在受伤后持续监测自身状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剧烈头痛、反复呕吐、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 脑震荡患者在康复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等,促进脑部恢复。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