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2次阅读
孩子被蚊子叮咬后一般不会发烧,但若出现继发感染或传播性疾病可能引起发热反应。蚊虫叮咬的常见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瘙痒,少数情况下可能因抓挠导致细菌感染或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多数蚊虫叮咬仅引起皮肤局部反应,表现为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伴有瘙痒感。婴幼儿皮肤娇嫩,反应可能更明显,但通常1-3天可自行消退。此时建议家长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冷敷缓解肿胀,避免孩子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当蚊子携带病原体时,叮咬可能导致发热性疾病。登革热表现为突发高热伴头痛、肌肉痛,发热持续3-7天;疟疾会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可能引起持续1-2周的低热。这些疾病在叮咬后3-14天发病,需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家长发现孩子发热超过38.5℃、精神萎靡或出现瘀点皮疹时,应立即就医排查蚊媒传染病。
预防蚊虫叮咬需做好物理防护,婴幼儿外出可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居家安装纱窗蚊帐,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夏季傍晚减少户外活动,高热地区可接种黄热病、日本脑炎等疫苗。被叮咬后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改变时,需警惕严重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