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平时要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平时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平时需注意饮食调整、规律作息、情绪管理、药物规范使用及定期复查。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1、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高盐腌制食物,如辣椒、浓茶、咸菜等。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软烂面条,少量多餐。西蓝花、卷心菜等富含维生素U的蔬菜有助于胃黏膜修复,但需烹饪至软烂。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饭前大量饮水稀释胃酸。

2、规律作息

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餐时间固定,两餐间隔4-5小时,晚餐与睡眠间隔3小时以上。餐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可缓步行走促进胃排空。冬季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痉挛性疼痛。

3、情绪管理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胃酸分泌异常。可通过深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进食,必要时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4、药物规范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严格按医嘱完成四联疗法,包含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药物应在早餐前30分钟服用,黏膜保护剂需空腹使用。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5、定期复查

无症状患者每年进行1次胃镜复查,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每6个月复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警报症状需立即就诊。居家可定期使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前需停用抑酸药2周。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症状触发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烧烤。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E软胶囊辅助黏膜修复,但需避免与抑酸药同服。保持口腔卫生,餐后使用含溶菌酶的漱口水减少幽门螺杆菌定植风险。外出就餐选择分餐制,家庭餐具定期煮沸消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食道癌会食欲不振吗

食道癌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主要与肿瘤阻塞食道、吞咽困难、消化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肿瘤阻塞食道

食道癌肿瘤生长可能导致食道狭窄或完全阻塞,食物通过受阻时会引发吞咽疼痛和进食恐惧。患者常因进食后胸骨后灼烧感或呕吐而主动减少食量。这种情况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梗阻程度,必要时可放置食道支架或进行姑息性放疗缓解症状。

2、吞咽困难

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道癌典型表现,早期可能仅对固体食物吞咽费力,后期连流质饮食也难以咽下。这种机械性梗阻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患者可能因反复呛咳而拒绝进食。吞咽功能评估可通过钡餐造影检查,营养支持可选择鼻饲或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3、消化功能紊乱

肿瘤侵犯迷走神经或转移至肝脏时,可引起胃肠动力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患者易出现早饱、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会伴随味觉改变。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可能改善症状,但需警惕药物与抗肿瘤治疗的相互作用。

4、代谢异常

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和蛋白质会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引起血糖波动和肌肉分解加速。这种恶病质状态会抑制饥饿中枢功能,即使血液中营养不足也难以产生食欲。营养干预需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配方,必要时联合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分散片。

5、治疗副作用

放疗引起的食道黏膜炎、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都会加重厌食症状。放射性食道炎可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化疗相关呕吐可用阿瑞匹坦胶囊联合止吐方案。治疗期间推荐少量多餐,选择营养密度高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食道癌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时应记录每日进食量和体重变化,优先选择易吞咽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肉泥粥。避免辛辣刺激和过硬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体位30分钟。若连续3天进食不足日常需求的50%,或体重1周内下降超过2公斤,需立即就医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同时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