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病毒感冒咳嗽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病毒感冒咳嗽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病毒性感冒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病毒性感冒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咳嗽、鼻塞、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一、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该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帮助退热并减轻过敏反应。需注意该药不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状态。

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用于病毒性感冒伴咳嗽痰黄、气喘等症状。药物含麻黄、苦杏仁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若咳嗽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复诊。

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适用于病毒性感冒初期发热、咽痛症状。主要成分为连翘、淡豆豉等,具有疏风解表功效。该药可能引起轻微腹泻,家长可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服药后若体温持续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四、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针对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该药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建议随餐服用减轻胃肠刺激。家长需严格按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五、利巴韦林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重症病毒感染。该药可能引起血红蛋白下降等血液系统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接触该药物,防止通过皮肤吸收影响婴儿。

病毒性感冒期间,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有助于缓解咳嗽。鼓励患儿多饮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苹果汁补充水分。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泥为主,避免甜腻食物刺激咽喉。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精神萎靡或持续高热,须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可能。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促进免疫力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发烧出汗好吗

婴儿发烧出汗是体温调节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有助于散热退烧,但需警惕脱水风险。

婴儿发烧时出汗是机体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的自然反应,常见于退热期或服用退烧药后。适度出汗可降低体表温度,缓解发热不适。此时家长应保持环境通风,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着凉。同时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观察婴儿精神状态,若出汗后体温下降且活动如常,多属于良性过程。

若持续大量出汗伴随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或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部分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脑膜炎早期也可能表现为发热伴大汗,此时出汗非退热信号而是病情加重的征兆。早产儿、先天性代谢疾病患儿出汗后更易出现循环不稳定,需密切监测。

建议家长记录婴儿体温变化曲线与出汗情况,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优先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过度包裹。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惊厥史,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注意退热药使用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反复发热须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