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增大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增大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增大可能由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发育不良、三尖瓣闭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手术矫正、药物控制、定期随访、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右心室因左向右分流导致容量负荷增加而增大。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药物可选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呋塞米片减轻水肿,卡托普利片降低心脏负荷。

2. 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狭窄导致右心室排血受阻,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引发心肌肥厚和扩张。典型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轻度狭窄可观察随访,中重度需行球囊扩张术或瓣膜切开术,药物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螺内酯片抗纤维化,阿替洛尔片控制心率。

3. 法洛四联症

这种复合畸形包含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四种病变,右心室同时承受压力和容量负荷。患儿多有发绀、杵状指及蹲踞现象。根治手术需在婴幼儿期完成,术前可服用普萘洛尔片预防缺氧发作,术后需长期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辅以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4. 右心室发育不良

右心室心肌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常合并三尖瓣病变。临床表现为肝大、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体征。治疗以分期手术重建右心室为主,药物可用托拉塞米片利尿,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必要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纠正心律失常。

5. 三尖瓣闭锁

三尖瓣完全未发育使右心房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右心室,需依赖房间隔缺损维持循环。新生儿期即出现严重发绀和代谢性酸中毒。需分阶段实施Glenn手术和Fontan手术,术前使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保持动脉导管开放,术后需终身服用氯沙坦钾片保护心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补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警惕下肢水肿等心衰征兆。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心脏超声,妊娠前需进行专业风险评估。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趴着睡会导致漏斗胸吗

趴着睡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漏斗胸,但长期保持不良睡姿可能影响胸廓发育。漏斗胸主要与遗传因素、结缔组织异常或发育障碍有关,睡姿仅为潜在影响因素之一。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表现为胸骨和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其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结缔组织发育异常如马方综合征、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等疾病常伴随漏斗胸。儿童期肋骨和胸骨生长不平衡也可能导致胸廓变形,但需与姿势性驼背等可逆性改变鉴别。趴着睡时胸廓持续受压可能加重已有轻微畸形的进展,尤其对于肌肉张力低下或骨骼发育异常的儿童。健康人群短期采用该睡姿通常不会诱发结构性改变。

预防胸廓畸形需关注综合管理。婴幼儿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睡姿,建议仰卧与侧卧交替。学龄期儿童每日保证足够维生素D摄入和户外活动,定期进行扩胸运动如游泳、引体向上等有助于胸肌发育。若发现胸骨凹陷进行性加深、伴随呼吸困难或运动耐力下降,需及时就诊胸外科评估。轻度漏斗胸可通过物理矫形治疗,中重度可能需微创Nuss手术矫正。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应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避免使用过高枕头。家长需定期观察儿童胸廓形态变化,青春期前是干预关键窗口期。出现疑似症状时应通过CT扫描等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而非单纯归因于睡姿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