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电击伤伤口特点是什么呢?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电击伤伤口特点是什么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电击伤伤口通常表现为电流入口与出口的皮肤炭化、组织坏死,可能伴随深层肌肉、血管或神经损伤。电击伤主要有电流入口伤口、电流出口伤口、电弧烧伤、接触性烧伤、继发性损伤等特点。

1、电流入口伤口

电流入口伤口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中心呈炭黑色焦痂。由于电流在人体内传导时产生高热,入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常发生凝固性坏死,可能伤及深层肌腱或骨骼。此类伤口需彻底清创,必要时行皮瓣移植修复,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2、电流出口伤口

电流出口伤口形态不规则,呈爆裂状或树枝状分布,周围组织水肿明显。电流离开人体时能量释放更分散,可能导致多处小面积皮肤裂伤,但深层肌肉损伤程度往往比入口更严重。需警惕迟发性肌肉坏死,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3、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表现为皮肤瞬间高温碳化,形成无痛感的皮革样硬痂。当人体接近高压电源但未直接接触时,电弧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导致表皮与真皮层瞬间坏死。此类伤口早期易被低估损伤深度,需使用银离子敷料控制创面感染。

4、接触性烧伤

接触性烧伤常见于低压电击伤,伤口边界清楚但深度较浅。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持续接触皮肤时,会产生渐进性热损伤,形成类似烫伤的水疱或红斑。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避免使用油脂类药膏加重组织缺氧。

5、继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包括血管栓塞导致进行性组织坏死、筋膜室综合征等。电流损伤血管内膜后可能引发迟发性血栓,24-72小时后出现伤口周围紫绀、剧痛等缺血表现。需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必要时行筋膜切开减压术,配合注射用血塞通改善微循环。

电击伤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自行涂抹偏方。每日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恢复期需加强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肢体麻木、活动障碍或伤口渗液增多,须立即复诊评估神经肌肉损伤程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有个大狗舔了一下我的腿会不会得狂犬病

被健康家养犬舔舐完整皮肤通常不会感染狂犬病,狂犬病传播需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病毒。

1.传播条件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导致皮肤破损传播,完整皮肤接触唾液极少感染。

2.风险评估

家养犬若定期接种疫苗且无异常行为,携带病毒概率极低。建议家长确认犬只免疫状态及近期健康状况。

3.暴露处理

皮肤无破损时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即可。若存在伤口,需立即就医并按暴露后预防流程处理。

4.观察建议

家长需观察犬只10日内是否出现异常兴奋、流涎等神经症状,若异常应立即联系疾控部门。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恐慌,必要时可至急诊科或感染科进行专业风险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