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痔疮出血一般1-7天停止出血,具体时间与出血原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及时干预有关。
痔疮出血通常由排便时肛门静脉丛破裂引起,轻微出血可能在1-3天内自行停止。这种情况下,出血量较少,表现为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无明显疼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局部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可能与内痔黏膜糜烂或血栓形成有关,此时出血量可能增多,呈喷射状或伴有血块,需及时干预。对于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5-7天才能完全停止,期间需配合药物或医疗措施。痔疮出血停止后,仍可能因便秘、腹泻或饮食刺激再次发作,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清洁习惯。若出血伴随剧烈疼痛、发热或贫血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须立即就医。
痔疮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小时活动5-10分钟,减轻肛门压力。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日3组,每组10-15次。饮食上多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摩擦。若出血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1周未止,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