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宝宝咽峡炎严重时可能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急性肾炎等并发症。咽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1、化脓性扁桃体炎
咽峡炎未控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扁桃体化脓肿胀。患儿会出现高热不退、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2、急性中耳炎
炎症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引发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不安。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严重时需鼓膜穿刺引流。
3、急性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出现血尿、蛋白尿、眼睑浮肿等肾炎表现。需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必要时使用青霉素钠注射液控制感染,配合氢氯噻嗪片利尿消肿。
4、呼吸道梗阻
严重咽喉水肿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喘鸣音,甚至出现三凹征等缺氧表现。需立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水肿,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5、败血症
病原体入血可引起寒战、弛张热、精神萎靡等全身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严重时需监护治疗。
家长发现宝宝持续高热超过3天、拒食脱水、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时须立即就医。护理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少量多次喂温水,进食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释果汁。避免接触其他患儿,玩具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血常规。
孩子平躺着睡觉时胃呕吐可能与胃食管反流、饮食不当、呼吸道感染、肠梗阻、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
1、胃食管反流
婴幼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平卧时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腔。家长需抬高孩子床头30度,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若频繁吐奶伴体重不增,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或铝碳酸镁混悬液,严重时需进行食管pH监测。
2、饮食不当
睡前过量进食、食用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会增加胃部负担。家长应控制晚餐份量,避免睡前进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出现呕吐后可暂停进食2小时,之后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3、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孩子常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小儿氨溴索口服溶液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肠梗阻
呕吐物含胆汁或粪渣、伴腹胀便秘时需警惕。家长应立即禁食禁水,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医生可能建议腹部X线检查,确诊后需静脉补液,部分病例需使用甘油灌肠剂或进行肠粘连松解术。
5、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如幽门肥厚性狭窄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多在出生后2-3周出现。家长需观察呕吐物性状和体重变化,医生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后,通常需要实施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孩子侧卧以防误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冷过热食物。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脱水征象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系统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