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肠息肉通常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较大的息肉可能引发消化不适、腹痛、便血等表现,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至关重要。
1、消化症状
胃肠息肉可能干扰正常的消化功能。小息肉通常没有症状,但当息肉增大时,可能导致胃部饱胀感、恶心、消化不良等现象。如果息肉位于肠道,可能会因妨碍排便而引起腹胀或轻微腹痛。建议定期体检,例如胃镜和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息肉,避免其长期发展。
2、出血或便血
较大的胃肠息肉更容易受到机械刺激而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或出现带血的黑便。当便血发生时,容易被误认为痔疮,所以一旦有不明原因的便血情况,应立即就医以明确具体病因。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治疗或切除息肉。
3、息肉恶化的症状
部分胃肠息肉具有癌变风险,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或长期未处理的息肉,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肠癌。相关症状可能包括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乏力等。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通过内镜下活检明确组织性质,必要时选择手术切除。
为了避免息肉恶化或影响健康,应养成规律饮食和优质生活习惯。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以助于肠道蠕动,减少炎症风险。同时,要避免长期高脂、高盐、熏制食物的摄入。
胃肠息肉不容忽视,定期体检是发现和预防息肉的重要手段。如果出现消化不适、出血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并进行处理以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