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如何预防感染性休克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预防感染性休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做好感染源的预防,有外伤要做好及时清创、消毒、镇痛、止血、保温。积极防治感染和各种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如腹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败血症。要早期、足量、足够疗程的使用抗感染药物防治感染,并且在治疗前送病原学检测,以指导后续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通常会在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抢救室治疗,因此此类患者要注意翻身,注意口腔、管路、气道、皮肤的护理,治疗期间要注意加强营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非骨化性纤维瘤怎么治疗效果好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治疗效果与肿瘤大小、症状及患者年龄相关,主要治疗方式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刮除植骨术、瘤段切除术等。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通常生长缓慢且具有自限性。

1、定期观察

对于无症状且肿瘤体积较小的非骨化性纤维瘤,通常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若肿瘤未进展或引起病理性骨折风险低,可暂不干预。观察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患处受到外力冲击。临床常用X线或MRI监测肿瘤变化,重点评估病灶边缘是否清晰及骨皮质破坏程度。

2、药物治疗

当出现局部疼痛或炎症反应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钙剂如碳酸钙D3片可能有助于改善局部骨代谢,但需结合血清钙磷水平评估。药物治疗需配合定期影像学随访,若肿瘤持续增大则需调整方案。

3、刮除植骨术

适用于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或存在病理性骨折风险的情况。手术通过彻底清除瘤体组织后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复发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植骨区完全愈合通常需3-6个月。该术式能保留关节功能,是临床最普遍的治疗选择。

4、瘤段切除术

针对侵袭性强、多次复发的病例,可能需切除包含肿瘤的整段骨骼,并行骨移植或假体重建。该方式适用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承重部位的大病灶,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手术并发症包括感染、移植骨吸收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物理治疗

术后康复期可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促进骨愈合,配合超声波治疗减轻软组织粘连。对于未手术的轻微病例,定制支具可降低病理性骨折风险。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荷影响病灶稳定性。

患者应保持适度钙质摄入,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或等效乳制品,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影响骨代谢。康复期间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术后6个月内禁止跑跳等剧烈活动。定期复查X线直至骨骼发育成熟,若发现疼痛加剧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其遵守活动限制,防止意外损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